一、平菇生长发育需要哪些氮源?
添加的麦麸、米糠一定要新鲜,因陈旧的麸糠中脂肪已呈游离状态,对平菇菌丝有抑制作用。 培养料中氮素营养多少,对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以及产量有很大关系。
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氮量在0。
016%~0。064%为宜。含氮量低于0。016%时,菌丝生长受阻。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培养料含氮量以0。016%~0。032%之间为宜,高浓度的氮源反而有碍平菇子实体发生和生长。
二、平菇如何补充营养?用什么注水?
平菇需要通过注水来补充营养。一般使用三十烷醇或者大丰激素即可。注水需要通过注水器进行。这个各地有销售的。
三、平菇 怎么养殖?
1、平菇的培养源:木屑、树叶以及稻草棉子壳等。
2、灭菌:用宽在22-25厘米饲的料袋的将其裁成40-50厘米的塑料筒,将培养料放在筒子里面,袋子要经过蒸锅进行消毒,在100度的蒸汽中蒸上十个小时左右即可。
3、培养料制作:干料水1:1.5的比例,将其倒入,然后用钉耙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用手将培养料捏紧,如果有水但是又滴不出来的话就说明水加的刚刚好。
4、接菌丝:镊子先用用酒精涂抹或者使用高锰酸钾涂抹进行消毒,接种用镊子将瓶子里面的菌种进行取出后放入袋中即可,在一个口里面放3块菌种,大小和豆子一样就可以了,接种杜绝任何动静,避免讲话,防止一切细菌侵入的可能性。
5、对菌丝进行保护,接种后将塑料袋放在通风口发菌,在冬天和早春时可以多放,一般双行排列,覆盖保鲜膜,或者盖草帘,秋季或春末不能双行,只能单排。
6、要做好管理保护工作,等菌丝长满之后就可以拿到出菇室,然后将其放成单排,每行之间隔开80cm,一天换一次气,保持出菇室的空气新鲜度,可以用喷洒壶进行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扩展资料:
1.栽培方式和工艺: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 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 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菇
一、养殖需要的条件有:
1、温度。
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20~30℃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
2、营养。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
3、湿度。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发菌缓慢,发菌完成后出菇推迟。生料栽培,基质含水量过高时,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同时易滋生厌氧细菌或霉菌。出菇期以70%~75%为最适,大气相对湿度在85%~95%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茁壮,低于80%时菌盖易于干边或开裂,较长时间超过95%则易出现烂菇。
3、空气。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在塑料薄膜覆盖下可正常生长,在用塑料薄膜封口的菌种瓶中也能正常生长。而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下菌丝较自然界空气中正常二氧化碳含量下生长更好。
4、光。平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发菌期间应给予黑暗或弱光环境。但是,子实体的发生或生长需要光,特别是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此外,光强度还影响子实体的色泽和柄的长度
5、平菇菌丝在pH值3.5~9.0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5.4~7.5。在栽培中,自然培养料和自然水混合后,基质的酸碱度多在6.0~7.5,正宜平菇菌丝生长。但是,实际栽培中,常加入生石灰提高酸碱度到pH值7.5~8.5,以抑制霉菌和滋生,确保发菌。
6、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中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硫化物、乙炔等不良气体敏感。当空气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较高时,子实体停滞生长、畸形甚至枯萎。此外,还对敌敌畏过敏,在菇房使用敌敌畏杀虫后,子实体会向上翻卷形成“鸡爪菇”。
二、平菇生长发育锁状联合中还需要一定的无机盐类,其中以磷、钾、镁、钙元素最为重要。适宜平菇的营养料范围很广。人工栽培时常用阔叶树段木和锯木屑作栽培料,我国又用秸杆,玉米芯、花生壳、棉籽壳等作为培养料,再适当搭配些饼肥、过磷酸钙、石灰等补给氮素和其它元素,能促使平菇很好的发育生长。
三、平菇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值在3~10范围内均能生长;但喜欢偏酸环境,pH5.5~7时,菌丝体和子实体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平菇生长最适pH值为5.4~6,风尾菇最适pH值为6.5~7,姬菇以及佛罗里达菇以pH6.5~7.5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而且粗壮。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代谢作用产生有机酸和醋酸、琥珀酸、草酸等,使培养料的pH值逐渐下降。
扩展资料:
1、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温常规生化高温反应熟化及防污双重处理改良培养料免蒸无感染栽培平菇的国际领先技术等。
2、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 克,而且氨基酸成分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
3、平菇等食用菌中,普遍含有能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的诱导物质(能抑制病毒的抗体),这种物质总称叫“蘑菇核糖酸”,它能强烈地抑制病毒增生。所以常吃平菇等菌类食品,能减少“流感”、肝炎等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尤其能抵御现代流行“非典”等病毒入侵的作用。
4、随着科学的进步,逐步由野生驯化成为现代人工大量栽培的各种不同颜色的平菇,是在现代国内外发现的2000多种食用菌中,属生长迅速,个体较大的一种质嫩味美、价值很高的大型食用菌。原是名贵山珍宫庭佳肴,现是千家万户餐桌上的菌类蔬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菇
平菇种植技术
一 常用栽培配方
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稻草、麦草等,其中以棉籽壳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不管选择何种原料,要求培养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
配方一:棉籽皮93%,尿素0.3%~0.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二:玉米芯48%,棉籽皮40%,棉籽饼粉4%~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二 配料与发酵
按比例称取培养料;将主料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搅拌均匀;将可溶物质配制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匀。根据培养料物质的性状,调节到合适的含水量。(注意水分不能一次加完,要分批加,尤其是不能过量。)
1、配料
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1.2~1.3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
2、堆积发酵 选向阳地势高燥地方,培养料加pH9~10石灰水拌料,含水量达65%
~70%。拌匀后按每平方米堆料50公斤,料量少,宜堆成圆形堆,有利升
温发酵;料量大,可堆成长条形堆。因麦秸等有弹性应压实,其他应根据情况压实。然后用直径2~3厘米的木棍每隔0.5米距离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通气。为通气良好,铺料时底部放两根竹杆,上面两侧打孔时与底部竹杆交叉,堆好后撒出底部竹杆,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经1~3天料温升至50-60℃,经24小时翻堆一次。翻堆时要注意将外层料翻入料内,内层翻到外层,上层翻到下层,下层翻到上层,内外上下调整位置,以便保持温度一致,承受压力一致,有利菌丝生长均匀、整齐,再按原法堆好。当温度再次升至50℃~60℃,经24小时发酵完毕,料发好后质地柔软酥松,用手一拉即断,清香、不酸臭、茶褐色。
三 装袋接种
(1)塑料袋规格与装料量:气温低时宜用长而宽塑料筒,装料量相对大,装料袋应以宽23厘米,长40-45厘米为宜,装干料0.7~0.8公斤。
(2)菌种量:保证菌丝纯正无杂菌,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不可过长,菌种量以15%
~20%。菌种量大,菌丝生长优势大,栽培容易成功。两端袋口菌种量宜大,有利菌丝生长取得表面优势,一般装袋接种采用层播,可三层培养料四层菌种。
四 发菌管理
(1)要控制温度,早春晚秋和冬季温度低,可南北两行并列为一排,每排间留50厘米走道,可堆3~5层,其他季节要单行排列,层数宜少。温度高也可井字形堆叠3~5层。
(2)控制适宜菌丝生长温度。在室内或室外畦栽与棚栽都要控制适宜温度,培养室温或畦温为15℃~20℃适宜,且宜低不宜高,料温控制20℃~25℃为好,短时间内不应超过25℃,最高不超过30℃。较低温度发菌不仅成功率高,也有利于高产。在适宜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经20~30天菌丝可长满培养料。
(3)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过大,初期不超过60%,因为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大易发生杂菌,后期可相应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达60%~70%为宜。
(4)培养期间结合温、湿度情况进行通风,每天2~3次,温度高、湿度大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和延长时间,堆放数量大也应注意通风。
(5)菌丝体适宜弱光下生长,黑暗条件也可,光线强反而不利于生长。
(6)翻堆并及时检查杂菌,发现有点片状杂菌发生,应予以拣出及时进行防治。利用注射器注入消毒液或将塑料袋用剪刀(或刀片)剪一小口,用pH10以上的浓石灰水或火碱溶液涂抹,菌袋杂菌发生严重,应淘汰。
(7)培养室一定要保持环境卫生。
五 出菇管理
(1)催菇要降低温度,增加昼夜温差10℃~20℃为宜,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并加强通风换气,增加光线,从而促进形成子实体原基。
(2)促进幼菇迅速生长,此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5%,并供给充足氧气和低浓度CO2的新鲜空气和较强的光线。
(3)子实体发育过程中5个时期的管理:
①纽结期:不能往料上喷水,塑料袋上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突起有黄豆粒―蚕豆粒大,使塑料膜与料面形成缝隙,进入新鲜空气,使之开口催蕾,有利菌丝纽结现蕾。
②桑椹期(菌蕾期):在纽结上形成小米粒大小突起,促使原基多分化,料面上不能喷水,加强通风换气。
③珊瑚期:原基伸长了,菇蕾布满料面出现菌盖分化,不等长的原基、菌柄,此时料面可以喷水,幼菇最怕风吹失水。
④伸长期:菌柄粗,顶端出现兰灰色、扁球状,可分清菌柄、菌盖。每天料面喷水3~4次,促使子实体敦实肥厚,以提高单朵重量。此时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光线及通风量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⑤成熟期:菌柄停止生长,菌盖加速生长。
初期:盖色深、深灰色、盖半球形、中部隆起、边缘向下 ;
中期:菌盖展开、中间下凹、边缘平展、浅灰色,采收在中期合适;
后期:盖边缘上起波浪状、浅白黄灰色,大量散发孢子。
六 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1、什么时候栽种平菇好?如何获得较高效益?
(1)春季栽培用低温型品种,装袋发菌宜早不宜晚,头年装的料袋,发菌可在今年的3-4月份进行,出菇5月底即可结束,用中、高温型品种在二月上旬、中旬开始或可在3月份开始装袋发菌,但不得晚于3月底,可在4-6月份出菇,7月份结束。
(2)夏季栽培,我省北半部采用夏季栽培,南半部只能利用人防、山洞,地下室栽培耐高温型品种,一般场地不宜栽培。主要原因是盛夏季节气温高,杂菌污染严重。再者夏季瓜果菜大量上市对平菇销售不利,又不易保存,加之农忙季节又难以管理。
(3)秋季栽培宜迟不宜早,一般在9月中旬开始装袋发菌,掌握在10~11月出菇,我省北部和南部可适当提前和推迟。
(4)冬季栽培应8月下旬开始制种,11月份装袋发菌,此时正好利用新棉籽皮,产品可在淡季鲜销,既满足人们需要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2、有的蘑菇长得菌盖小、薄且皱缩、菌柄长、粗且坚硬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于温度高、湿度小、通风不良所引起。
3、有的菇房出现柄细长、盖很小、形似长柄型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于揭膜过迟,光照不足而引起的。
4、有的菇房只长菌柄、不长菌盖、成大脚型菇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所致。
5、有的菇房出现大面积幼菇萎缩枯死这是什么原因?
因为通气不良,湿度过大或过小所造成。
6、还有的菇房出现菇体生长发育极慢,菌盖表面长有瘤状物或颗粒状突起物,菌盖僵缩,菇质硬化这是为什么?
是由于生育期间温度过低,通气不良,光线不足而引起。
7、有的菇房出现,菌盖呈现蓝色,整个菇体如同泼上了蓝墨水,呈蓝色菇,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增温方式不当,生炉火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通风不良或温度过低,造成菇体中毒,产生变色,此时保证培养料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前提下,要加强通风换气,控制温度和增加光照,子实体则迅速正常生长。
8、解决各种杂菌的污染已成为目前平菇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绿霉菌、绿色木霉,菌丝体初期白色,浅变成淡绿色后变深绿色,此菌是危害平菇生长的大敌,此菌与平菇一样喜在偏酸性基质中生长,遇高温、高湿,空气不新鲜时,此菌很容易产生,有时大面积突然暴发,导致栽培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培养室空气流通,温度、湿度要适宜,以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利用pH10以上浓石灰水或用水碱溶液冲洗涂抹,及时除治,消灭在点片发生期。
(2)分析引起杂菌污染的主要途径
一是接种时原料中(棉籽皮和菌种)本身就带杂菌,二是栽培过程中外部杂菌的侵入,因此我们在种植平菇的每个环节中应步步把关,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治早、治小,确保平菇的正常生长达到优质高产。
(3)如何处理杂菌污染问题?
栽培平菇一旦发生杂菌污染要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在春季栽培时突然发生大面积污染,首先考虑培养料、配料前本身的污染,如果杂菌在接种块或接种眼周围发生,要考虑菌种不纯,本身带杂菌所引起的污染,在料面上零星出现点状污染要考虑后期杂菌的侵入。在平菇的发菌和管理中,要随时注意杂菌污染的情况,发现污染,找出原因马上处理,愈早愈好。当发现料面上点星或小片杂菌时要用pH10以上浓石灰水冲洗涂抹,然后再用灭过菌的刀铲除被污染的料面,再用浓石灰水点涂周围补上新料,点播菌种即可。并注意在低温、通风、干燥条件下培养。
(4)对害虫的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对菇蝇防治,首先搞好菇房清洁卫生;栽培完毕及时清除废料,并进行薰蒸消毒。对菇螨防治,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或用石灰水浸泡还可诱杀;还可采用骨头汤诱杀,取1~2公斤鲜猪骨加水8~10公斤,煮1~2小时,取汤加糖0.5公斤,水50公斤浸泡麦秸或稻草后铺或撒料面诱杀,效果挺好。
(5)在平菇生料栽培中,如何提高产量,减少杂菌产生,要做到:
一要保持环境卫生,栽培场周围不养畜禽,不存放木材,不堆垃圾,更不能乱扔废弃培养料,经常清扫,保持干净,被杂菌污染的栽培物要及时运出去进行深埋。
二要定期轮作换种:利用现有栽培场地,采取轮换使用。休闲时定期灭菌,保持清洁,所用菌种隔1-2年就应更换,能以不同种类的平菇进行轮作更好。
三要选用优良菌种,抗污染的优良平菇菌种,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爬坡力强,呈棉毛状,分布均匀,日生长量长度1厘米以上。注意选种工作,有条件自己选育;无条件引进对比,确定接班菌种。
四要选适龄菌种接种,用适龄菌种接种,发菌快、长势旺,比加大接种量能更有效地防御杂菌,低温型平菇选30~40天菌龄的菌种接种为好,中温型平菇则以菌龄25~35天的为好。
五要净化培养原料。严格选料,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购料要有计划,自家产的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原料尽量做到不余不缺,年年用新料。对原料要妥善保存,防雨、防潮、防发热,用前要在阳光下翻晒4~5天,栽培前一天,将用料混合。拌以1%~2%石灰水,成堆,盖塑料薄膜过夜,既可使料吃透水分,还有灭菌作用。
六要科学调配基质。原料堆闷过夜后,充分搅拌,测试水分和pH值。水分调到65%左右,pH值生料栽培调至7.5。生料栽培氮源不足,以豆秸粉或尿素补充,不能加麦麸和玉米面。
七要进行优化管理。发菌期间避开高温季节。栽培袋进入培养室后,及时创
造最佳生长条件(室温24℃,通气良好,黑暗),促菌丝早发、快长。菌丝长好后,将室温降至18℃以下,湿度提高到85%~90%。给予200勒克司以上的散射光照,保持通气良好,同时松开袋口,催蕾出菇,菌菇发生后,反卷袋口,管理过程中勿碰伤子实体,采菇勿带起培养料,将菇根、残片等除净。
9、塑料袋栽培平菇应如何掌握适宜的料水比?
塑料袋具有良好保湿性能,拌料时一定要严格掌握好料水比。春季气温低,空气湿度小,料水比1:1.3~1.4为宜。秋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料水比1:1.2~1.3为宜。冬季栽培料水比以1:1.3~1.4为宜,原则上讲不高于1:1.5也不低于1:1.2。棉绒长的棉子皮可适当多加一些水,棉绒短的应少加一些水,手握
见水珠而不下滴为宜。装袋时,边装料、边拌料、随时翻动料堆,以防干、湿不匀,
影响菌丝生长。
10、如何防止在塑料袋内形成子实体原基?
①不能解口过晚。②由于两头料面干燥而袋内菌块湿度较好,适于出菇,袋内原基生长将会消耗营养影响产量,也不可能形成正常子实体。为此可采用隔膜压死袋内原基的办法,以便使营养集中在两头出菇。
11、对平菇如何补充营养?
一般平菇在出两茬菇后,培养料内营养已感不足,为促使多出菇,可结合喷水给予补充营养。一般可喷0.1%尿素或0.3%糖水或菇脚煮水有一定效果。
12、平菇在什么时间装袋与接种更为适宜?
装袋和接种最好在早晨和上午进行或阴天雨后,不要在刮风天气进行,目的防止菌种失水老化和空气污染。
13、平菇在不同季节出菇注意事项是什么?
冬季在中午通风换气;春季以保湿为主,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早晚通风;夏秋
季气温较高以降温通风为主,以喷水通风来降温保湿换气,在气温较低的天明前通
风为主。
14、平菇熟料栽培有何好处?
平菇属木腐菌,适应性强,因而容易栽培成功,一般都采用生料栽培。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向立体化发展,提高日光温室利用率,增加其效益;为减少杂菌污染提高产量和质量;为适应周年生产平菇,采用熟料栽培。按比例称取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搅拌均匀即可装袋。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20×42cm
塑料袋。装袋后立即上灶常压灭菌,100℃保持10~15小时,高压灭菌1.5千克M平方厘米压力,保持1.5~2小时,待料袋冷却至30℃以下时,进行接种,严格要求做好各项消毒。接种后高温保持24-28℃发菌。发菌期要求避光、干燥并注意发菌室通风换气。经20~30天菌丝即可长满培养料,松袋口,使氧气透进袋内,加快菌丝生理成熟,然后转入消毒干净的菇房或野外荫棚出菇。
15、平菇堆积发酵栽培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平菇培养料经堆积发酵可以改善其物理性状,提高营养水平和消灭部分杂菌与害虫。在拌料和堆积发酵期间注意加水方法,严防水分从料内流失,以免损失营养。调整含水量和pH值时注意排除料内氨味,如有氨味说明堆积料太紧,氨味没排除掉,堆料时间不够,最后测试培养料含水量和pH值,调整含水量为60%左右,pH8左右。春秋暖和季节堆制时间约需5~6天,气温较低时约需6~8天。
平菇发酵出菇在一地常年栽培产量低,必须采用轮换制,隔一年栽培为好,产量高。
16、平菇覆土能提高产量?
平菇覆土后可提高50%以上的产量。因为土壤不仅能提供水分和养分,还能起到保湿及调节温度的作用,并通过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出菇。平菇则是菌丝长好后,原基开始分化或者出一潮菇后再覆土,通常出一、二潮菇后,把菌袋堆成菌墙抹泥或在菌墙上方抹一水沟道。在出菇前将长满菌丝的培养料称为菌棒,用泥垒成墙,立体墙式出菇。一层菌棒上一层泥,再放一层菌棒,如此垒十几层,最上层抹泥,并在中间抹成小水沟,用以灌水增加和保持培养料湿度。此法要注意防止喷、浇水时将泥土溅到菇体上,以免影响食用。选用粘壤土或沙壤土,要求团粒结构好,毛细孔多,富含腐殖质,保水持水性能好的土壤。覆土是能增产、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只要应用得当,就能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可获得更大的效益。
17、平菇多为生料栽培,只要管理得当,就能提高产量?
平菇管理重点离不开“温、湿、气”三要素,在温度管理中严禁一个“高”字;水分管理中切忌一个“多”字;空气管理中牢记一个“畅”字。只要把握好温、湿、气,三者关系灵活应用,夺取平菇高产便十拿九稳。
18、平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子实体形成?
根据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的不同,平菇分为低、中、高温型。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在20℃以下为低温型平菇;中温型平菇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在20℃~24℃;高温型平菇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在25℃以上。
19、如何调控外界环境因素对平菇产量的影响?
平菇生长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着特定的要求,只有掌握并满足其要求时,才能获得丰收,夺取高产。温度是平菇生长发育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环境因素之一,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不因温型的菌株出菇温度差异显著,不同生产季节的温度相差明显。生产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分门别类,采用灵活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在发菌期对料温的有效调控。出菇期将温度调控该品种的最适范围,这是很重要的。水是万物生命之源,平菇生产的成功与优质高产关键在于水,料内水多则含氧量少,不利菌丝生长;水少则营养分解困难,不利出菇,所以发菌期基质含水量为65%,出菇期含水量达到68%~7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时,长出的菇,大而肥厚、色泽鲜艳、品质好。空气是控制平菇菌丝长速和菇体质量的“试金石”。在发菌期和出菇期料内氧气充足,室内空气新鲜,菌丝体和子实体便生长旺盛、长速快、产量高、质量好。同时空气也可对原基分化起到调控作用,对料内减少供氧有利于分期定时出菇。适宜的光照既可刺激原基分化,又可调剂菇体的色泽及产品质量。pH值是影响平菇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发菌期pH值在7~7.5时,既可满足菌丝生长,又可抑制杂菌发生。出菇期的pH值以5.8~6.2为宜。因此综合调节各环境因素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20、平菇高产栽培的产量标准是多少?
平菇高产栽培的产量标准是每1000克原料达到1000克~1500克的鲜菇产量。所谓大面积3000克鲜菇产量是达不到的。
平菇的种植管理比较粗放。技术容易掌握。具体技术可以在网上搜索 江苏食用菌网。那里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视频。可以参考一下。
种植平菇需要掌握技术,准备原材料。场地大棚。菌种等等。
能保温保湿的大棚,准备好原材料和菌种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365家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