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满足4-6岁孩子的学习方式

如何满足4-6岁孩子的学习方式

  我女儿21个半月大,在家里很活泼,什么都会说,当她完成一件事就自己给自己鼓掌,还夸自己“太棒了”。我担心她太骄傲会影响她上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相处。

  答:你的孩子很活泼,看来思维和语言发育也不错,我应该祝贺你。1岁多的孩子处在“自我中心化”阶段,一切思维从“我”出发,思维是简单的、表面的、绝对的和直观形象的,不可能把问题想得更全面和更深层次。当孩子完成一件事给自己鼓掌,还夸自己“太棒了”时,不可能从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且孩子处在“自我中心化语言”阶段,孩子说话并不一定要别人去听或作出反应。也不会从听者角度来考虑如何讲述。因此,你不用担心孩子这是“骄傲”。你的孩子用词准确,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和自信是一种积极情绪和情感的反映,是值得你高兴的事情,如果孩子没有了自信,怎么还有学习的动力呢!孩子有这个举动,可能也与你们家人的教导有方相关:当孩子完成某件事情时,你们曾经这样夸奖过她,鼓励过她,让孩子树立了自信心。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因此当孩子有了类似的经历,做出这种举动也是模仿的结果。当然,让孩子学会从别人角度上考虑问题,理解别人的感受,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做的,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

2如何满足4-6岁孩子的学习方式

  1、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天生就好奇心强,所以父母千万不能扼杀得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要热诚地带着孩子去探索他想知道的答案,这是对子日后是否喜欢学习的根本。父母也不要去责骂孩子因为好奇或是创意而产生的举动,因为你可能正在扼杀一个科学家的潜能!

  2、将选书的工作交给孩子

  如何去给孩子选书?可能有些父母都是自己觉得适合孩子看就买回去,这样买回去的书孩子看吗?我想应该是看没几天就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了。父母何不如让孩子自己选书呢?你可以从孩子身上去学会他所想要的书,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书,在此过程中你会看到孩子的反应,渐渐地你就知道答案了。当孩子还小时父母会经常给他们念书,他爱的就是这种感觉及你念书时的神情,因此你爱的书就是他喜欢的。当孩子长大些了,就带孩子到书店自己选书。不用去考虑书上所分类的年龄限制,只要孩子自己喜欢,什么书都是可以看的。当你的孩子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时,他所积累的阅读能力及文章理解能力,会远远地超出你的想象。

  3、从孩子的游戏习惯,来观察孩子的性向与能力

  我的孩子从两岁半时,就会对路上的交通标志及地图很感兴趣,在路上经过时他一定会问清我和他爸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还有公共场所贴的地图,这时他爸就会把他抱起来,一一地为他解答他所想知道的内容和每个地点的名称。我们从来都不会觉得他听不懂或是觉得他还小不用了解这些,就不回答他或是不理他的提问,反而是用他能理解的方法或是尽量用简洁的话语去解释所有他想知道的一切。

  父母要随时地观察孩子喜欢什么,想知道些什么,尽可能地满足他的知识需求,这样他的能力就会自然显现出来了。

  4、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感到绝望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一生中写了不少伟大的作品,尽管他的写作时间非常宝贵,但他还是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兴趣,每天必定抽出时间陪孩子,为他们讲故事,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现在的父母们认为让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识字、考试。不管是让孩子读书还是阅读,前提都必须建立在孩子真正的喜爱和理解的基础上。家长在陪同孩子时,并非只是“形式上”,还要在“时间上”与孩子一起成长,用心地对待孩子。

3玩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第一,玩儿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大雨到来之前,父亲带女儿迎着风看天上乌云的变化,让女儿自由地想像;大雪纷飞之际,父亲背着女儿往公园跑,在白茫茫的天地之间,父女俩你追我赶,摔倒了,就势打个滚儿,那种愉快的体验无法形容。只要女儿愿意,她可以在雪地里随便嬉戏,父亲不会加以任何限制。在郊区广阔的田野上,在空气新鲜的小河边。都留下了这对父女的足迹。

  第二,少对孩子说“不”。

  当小女孩用毛笔涂个黑疙瘩,说是“煤饼子”,又摁个小黑叉,说是“棉手套”,在纸上点满墨点儿,说“下雨啦……”,这位父亲总是鼓励孩子说,鼓励孩子做。因父亲认为:孩子的看法往往是有道理的。少对孩子说“不”,孩子的思想就自由,就活跃,这是未来学习所必需的,也是创新的前提。

  第三,书是生活的必需品。

  在女儿很小时就给她买书,从低幼画册开始,越买越多。在读、听的过程中激发了女孩的读书兴趣,活跃了思维,陶治了情操。书的神奇力量使小女孩的心灵经受了正直、善良、勇敢等品质的熏陶。

  女儿读了多少书,父亲说不清;父亲读了多少教育书刊,一时也答不上来。最后,这位父亲的观点是:独生子女其实并不孤独。现代人把孤僻、自私、脆弱称之为独生子女现象。而这位父亲认为这应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现象”。独生子女“独”与“不独”,取决于他们的教育环境,孩子并不以自己为中心,而是家长以孩子为中心;不是孩子骑在家长的脖子上,而是家长把孩子举起来放在自己的脖子上。

  孩子有了爱心,才能满怀爱心地对待每一个人。当小女孩一岁半时,父亲带她去乘公共汽车,一位阿姨给他们让座,父亲就引导女儿向阿姨道谢。下车时,又引导孩子再次向阿姨道谢。当孩子得到帮助时心情愉快,这时候最容易接受教诲。带孩子去公园玩秋千,父亲就告诉女儿,玩一会儿就要下来,让别的小朋友玩。每次看望爷爷、奶奶,父亲总把她带上,并要求女儿带上给老人的礼物,几粒花生米或几粒糖果,并亲自送到老人手里……渐渐的使女儿学会了尊老爱幼。

  女孩的父亲根据女儿的发展状况,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和女儿共同成长。

4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

  故事一:小塞德兹和眼镜片

  塞德兹博士在他的作品里,不止一次地告诫所有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游戏时会有主动性和愉悦性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掌 握东西最为轻松,也最为有效,而且,这样的学习不会让孩子感到枯燥、厌烦,可以提高孩子学生时代直至成年后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塞德兹小时候,父亲曾拿回一些旧的眼镜片,里面有近视和老花镜片,这些镜片成了小塞德兹最好的玩具,因为他对新奇的事物一向都很感兴趣。

  小塞德兹拿起这些镜片,放在眼前看来看去,不一会儿,就感觉晕乎乎的!他又开始尝试把镜片放在离眼睛远一点的地方观察,结果发现透过这些镜片,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小塞德兹又尝试将两个镜片叠在一起观察,他这么做,纯粹是因为好奇和好玩。当他一手拿着近视镜片,一手拿着老花镜片,一前一后地放在眼睛前面观察时,他突然发现远处教堂大楼上面的尖塔竟像在他的眼前!

  这一发现让小塞德兹惊奇不已,他大叫起来:“爸爸,快来看哪,教堂上的尖塔!尖塔!”

  就这样,小赛德兹在爸爸的引导和帮助下,开始逐步了解望远镜的原理,并亲自动手制作了一架简易望远镜。虽然小塞德兹制作的第一架望远镜相当简陋,但它远比世界上任何一台望远镜都更有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的绝不仅仅是凸透镜、凹透镜以及光的折射原理,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科学与生活!

  游戏是孩子的全部生活!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学习。

  孩子喜欢动手操作事物,喜欢什么都摸一摸,看一看。通过操作,孩子了解到物品的特性,发现其中的一些原理。

  别以为孩子一天到晚只会玩,孩子的“玩”绝对不是毫无意义的,通过自主学习得来的知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扎实。

  故事二:佐伊和他的沙堆

  佐伊的家住在离海边不远的地方,小时候,他就喜欢和海边的孩子一起玩,看大海的潮起潮落,喜欢捡贝壳、抓海蟹,在海边建筑沙堡。

  一天,佐伊和小伙伴利萨尔一起堆沙堡,沙堡堆得很高,她们俩想给沙堡开一个大门,让螃蟹住在里面。

  两个小家伙,开始用小手掏沙堡,打算抠出一个洞来。她们从最上面开始掏,没掏几下,“哗啦”,沙堡塌了,佐伊和利萨尔赶紧将沙堡补好,然后又在原来挖过的地方重新挖了起来,没几下,沙堡又塌了。这回,佐伊开始觉得哪里可能不对,她决定换一个挖的位置试一试,这次她们俩选择从沙堡的根部开始挖洞。佐伊决定这么做不是没有根据的,她有自己的理由,因为所有房子的门都是开在下面的!

  就这样,佐伊和利萨尔使劲地掏啊、掏啊,终于掏出一个大洞。佐伊想把洞扩大一点儿,因为这样,即使大一点的动物也能住在里面。她小心翼翼地扩大沙洞的空间,不断地从沙堡上面的“墙壁”往下抠沙子。不幸的是,沙堡再一次坍塌了!而且这次坍塌的很厉害,她和利萨尔一个下午的杰作就这样毁于一旦。

  佐伊和利萨尔并没有灰心,她们约好明天再来搭沙堡。通过今天的“劳作”,她们大概了解了给沙堡挖洞的一些小窍门:上边的沙子不能太薄;不要把洞挖的太大,这样会塌掉;也不要在沙堡的顶端挖洞,因为那里的沙子很少,不结实,容易塌。她们两人明天准备按此做新的尝试。

  孩子就是这样通过亲手实践,从细微的小事中了解、学习和认识这个世界。

  童年的游戏非常丰富,孩子们甚至会根据自己身边的情况,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来。这些游戏,能让他们学会不少知识,认识和感觉非常深刻的道理。

  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找到一种最佳的方法,了解其他方法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比、判断和分析,自己总结出为什么这种方法好,那种方法不好的原因。

  故事三:一件会发光的毛衣

  艾略特发现了一件宝贝——一件会发光的毛衣。

  一天晚上,上床睡觉时,妈妈把灯熄了,艾略特脱毛衣脱到一半,忽然发现毛衣闪闪发光,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怎么回事?艾略特有些奇怪,难道毛衣会发光?

  他赶紧跑下床把灯打开,可毛衣还那样,没有发现哪儿有一点奇怪的地方。可能是自己看错了,艾略特熄灯后便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晚上,艾略特先将毛衣脱掉,妈妈才熄灯离去,艾略特没有发现毛衣有任何异常之处。就这样,他几乎把毛衣发光的事忘了。

  几天过去了,一天晚上忽然停电,艾略特摸黑上床睡觉脱毛衣时,奇怪的事情再次发生了,毛衣闪出了亮光!

  艾略特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回事?为什么毛衣总在黑灯时发光。艾略特第二天起床,将毛衣整整齐齐地叠起来,放进柜子里,生怕别人把他的宝贝偷走。到晚上妈妈熄灯离开后,艾略特赶紧把毛衣从柜子里拿出来放到床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可结果令他懊恼,毛衣根本不会发光。

  虽然艾略特最终也没有明白,为什么毛衣有时候看起来会发光,有时却不能,但艾略特在此过程中,学会了提出假设、进行尝试、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方法,这对一个只有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科学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很神秘,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孩子们很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为什么”,想把各种“为什么”都搞清楚。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得出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大胆地进行思考的好习惯。

  我们并不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或者教授,但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及大胆探索求证的精神,确实是今后从事每一个职业所必需的。

  家长自我提高卡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是否觉得孩子瞎玩浪费时间?

  2.你是否只愿让孩子听你讲,而不愿让他自己探索?

  3.如果你的孩子爱玩泥巴,你是否能真心地接受?

  4.如果孩子爱玩水,你通常是否会生硬地制止?

  5.你家里的绝大多数玩具是否是电动玩具?

  在一次对678位幼儿家长的调查中,有19%的家长明确表示并不清楚游戏对孩子的作用;有11.4%的家长认为游戏的意义仅仅在于让孩子放松和玩;有1.3%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玩沙、玩水、过家家是在浪费时间。也就是说,在10个家长里,就有3个不了解孩子是怎样进行学习的?

5孩子学习的法宝

  有一些孩子总是喜欢调皮,总是不喜欢学习,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呢?专家说,首先需要培养孩子兴趣,因为兴趣才是孩子快乐学习的法宝。兴趣是促使孩子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要想解决孩子学习不积极主动的问题,就得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促进直接兴趣发展

  年龄越小,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直接兴趣就是指天然地、发自内心地对某事物或活动喜欢,并愿意倾注精力。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就很快乐;有的孩子对数学有着天然的热爱,喜欢计算;有的孩子就喜欢阅读….。.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这种直接兴趣加以肯定,并创造机会和条件促进其良性发展。

  高效的学习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学有成就,这是保持兴趣的动力源。

  培养孩子间接兴趣

  家长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更要通过学习目的教育来提高孩子的间接兴趣。

  可以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比如,有的孩子不是很喜欢学数学,可是他的理想是做飞机设计师,家长就要告诉他,要想做设计师数学能力必须过硬。为了自己的理想,孩子就会有意识地在数学方面下功夫。

  好奇心增进学习兴趣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对一些新鲜事物会产生出极大的兴趣,想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

  喜欢问很多个“为什么”。家长应充分利用孩子这种好奇、好动、好问的特点,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如果孩子把闹钟拆开,如果孩子把各种颜料混在一起,如果孩子不停地问“为什么”…..。.家长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这些行为看成是淘气、捣乱,而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那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利用孩子的行为,及时给他提供相关的科普知识,带领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变成学习的原动力。

  爱心提示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

  养成好习惯有诀窍

  扩展视野更便于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接触不到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就很难对外界发生兴趣,父母也就很难发现孩子兴趣在哪里。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事物两眼发光时,说明他非常感兴趣,父母应该鼓励他去探索。在探索中,他会学到很多知识,也会增强对所涉及学科的兴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365家政网

    本文地址:http://www.365jiazheng.com/yinshi/2604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