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七诀,帮你扶正气,抗邪气

养气七诀,帮你扶正气,抗邪气

中医认为,气是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防御外邪等功能。“气”就像是人体的“汽油”,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行,使体表保持正常温度,防御各种病毒入侵。中医治病的原理其实就是“调气”。

如何养好生命之气

宋代养生大家陈直曾在《寿亲养老书》书中总结出一套与“气”相关的“养生七诀”,即“一者少言语养真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1、少言语,养真气

我国古代很早便有“寡言”养生的观点。孙思邈认为“多言则气乏”,说话过多,人处于亢奋状态,气血上冲,代谢加速,消耗肺气,影响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容易疲乏无力,气短没精神,中医称之为耗气伤神。少言养生就是不能随意让肺气耗散,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一天到晚不停地说话,可使气得以充养,反之则令气耗散。

2、戒色欲,养精气

《黄帝内经》记载:“夫精者,身之本也。”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密切相关,因此,保精护肾是强身的重要环节。精乃肾之主,房事过度会泄掉人的精气,伤及肾精,耗散精气,进而伤及其他脏腑,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节欲养精是养生一大原则,老年人要戒掉情色欲望,有助于养肾护精气。

3、薄滋味,养血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消化功能逐渐较弱,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瓜果,少吃肥肉、辛辣、油腻等肥甘厚腻的食物。清淡饮食指的是食物的选择和摄入要尽量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薄滋味”才能调养血气。

4、咽津液,养脏气

古代养生家常把唾液称为金津、玉液,有灌溉、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大家平时可试试“吞津”法:用舌头舔唇、齿、上颚等部位或在口腔内搅动,待口水增多,在口中鼓漱吸吮后,再慢慢咽下。

5、莫嗔怒,养肝气

中医认为“怒为肝之志”,经常发怒会导致肝气持续处于上行状态,肝气上逆,同时血液随气上逆,造成肝郁不疏,情绪与“肝火”关系极为密切,不良的情绪刺激会导致肝脏损害,而肝脏损害又会加重情绪失衡,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怒则伤肝”。若要肝气顺达,疏泄正常,就要“克嗔戒怒”,防止过度的情绪波动,学会用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6、美饮食,养胃气

胃气泛指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脾胃功能好,吸收充分,供应到人体各个脏腑器官,血液津液的物质就充足,人体生长就旺盛,生命力自然强大。养胃气关键在于饮食有节制,均衡营养,合理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进食要规律,要按时按量吃饭,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这就能养胃气。

7、少思虑,养心气

中医认为,心主管人的精神活动。现代医学也证明了人的心情与人的健康有直接的关系,很多疾病是从忧愁、生气、压抑而得的。凡事不要过分思虑,更不要钻牛角尖,放松心情,减少对心气的损耗,就可补养心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365家政网

    本文地址:http://www.365jiazheng.com/yangsheng/4107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