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该怎麽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意思是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度过一年。所以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进行保健的习俗,这种习俗世代相传,对中华民族的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
立春:每年2月3、4或5日为立春。它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开始”之意;春,含有“出”的意思。“立春”是阳气初生之意,表示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立春后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可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倒春寒,下春雪。因此,在立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较大。此时人体腠理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过早的脱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为谨慎,不可骤减。这就是所谓的春捂,这一捂即保护了人体生发的阳气,又抵御了外界寒邪对机体的侵袭。
立春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健防病。立春后的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令,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当风邪侵袭人体后,一是侵犯上焦肺,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在人体阳气初生时,温热毒邪也开始活跃,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如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二是病变范围广,风邪善行数变,变化无定,上下窜扰,逆上可直达额顶,犯下可侵腰膝;三是“风胜则动”,凡见肢体运行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往往责之于风邪致病。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注意休息和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在起居方面也要顺应自然,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所以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调节心情为主。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立春后,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少吃酸味食品,防止肝气过旺,要适当增加甜味食品,这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而克伤脾。所吃食物性宜偏凉,要慎用或禁食热性食物,以免饮食助长内热,而发生温热性疾病。平日宜饮用菊花茶、金银花清热散风。还可喝花茶类,花茶性凉而不寒,较为中和,宜食用菠菜、芥菜、豆芽菜,鸭肉等。
各季节养生秘诀
春夏养阳 春夏怎么养阳呢?春天主生发,气生发而阳光开始明媚,万物复苏。《黄帝内经》就告诉我 们“无厌于日”,就是不要讨厌阳光,这个时候要夜卧早起,去晒太阳,让我们抒发肝气,让我 们的生机和气机随着春气来运转,这就叫做四气调神。所以,春天养生的重点是怎么样把你的肝 气和五脏气与春气来合拍、来协调。 春季气机以升发疏畅为特点,我们的养生要注意使体内的阳气渐旺起来。春天的气候促使人 血液循环加快,与肝脏的生理机能相关,若肝脏失常,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症,因而春天宜养肝的 道理就在于此。 夏天的时候,万物茂盛,阳气旺盛,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地利用阳气的生机来保养我们的身体 ,来维护我们的生命。夏天重在养心,要多一吃点苦的东西,因为苦入心,对清我们的心火、体 热都很有好处。还要多吃一点清暑利湿的东西,比如西瓜、绿豆汤等。关于肉,我们就多吃一点 性寒的、性凉的,比如鸭子肉,而应该少吃一点鸡肉等性温的东西。另外,我们尽量要吃夏天成 熟的食品,比如夏天成熟的瓜果和蔬菜。这样吃东西对我们的心和脾胃都很有好处。 夏天的最后30天,是养脾的时候,脾主运化,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养化,就是要把东西煮熟了 再吃。而且这个时候,大地要进入到成熟的阶段了,谷子在灌浆了,瓜果差不多也快熟了。这个 时候是我们养脾健脾效果最好的时候。夏季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交,人们的情绪应 该保持愉快,使气机宣畅,精神外向。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心伤气。还有夏季宜大量出 汗,中医又有“汗为心之液”一说,所以心气也最易耗伤,所以最要注意保养心气。 秋冬养阴 秋天的时候是“入地户”的时候,我们常说春分开始“开天门”,秋分开始则“入地户”。 入地户时,万物要开始收藏,我们人体也要养“收”。天地经过了春夏以后,似乎也累了,万物 该长的已经熟了,果子、庄稼都收获了,这个时候呢,人也应该转为休息了,这叫做“收”。 秋天主要养肺。肺经过了夏热的燥,到这时就要多吃润的东西,比如梨、藕、杏仁、贝母、 百合这些东西,都有助于养我们的肺、润我们的肺,收敛我们的肺气。 秋天湿度下降,是容易感冒的季节。秋天天气干燥,燥易伤肺,使气宣发的功能受影响,从 而引起干咳少痰等症。所以要“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就是秋养肺的理论依据。 到了冬天以后,就主藏了。这个时候万物都闭藏,动物去冬眠了,花也凋谢了,树叶也落光 了,那么人呢,人跟着万物歇歇也是应该的。前面我提到冬天第一要务要养藏,藏什么呢?藏精 ,藏好了精则来年不会生病,所以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曾经有一个患者来找我看病,他 老感冒,到春天他就不停地感冒。我说你冬天干嘛了,他说这个冬天他一直在出差,累得一塌糊 涂。其实这就是他在冬天没有藏精补养身体而造成的后果。我告诉他现在补一补吧,赶快来个“ 春眠不觉晓”,通过睡眠保养好精气。 一年四季阴阳消长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因而养生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 养阴。四季的寒暑交替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不适,我们非常有必要顺从24节气的更替, 进行养生与保健。24节气在我国的发祥极为久远,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更是指导人们养 生、保健的秘宝。 24节气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季节有6个节气,一年就是24个。“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 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24节气歌。在24节气里边,有8个节气至关 重要,我们讲的24节气养生里面,重点讲的就是这8个节气:二至,即夏至、冬至;二分,即春 分、秋分;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之所以要挑这八个节气,是因为这八个节气代表了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气候变化。在这几个 节气到来的时候,气候该变化就会变化,该冷就冷,该热就热,该下雨就下雨,该刮风就刮风; 春天刮春风,夏天刮夏天的风,冬天刮的就是冬天的风。如果我们的身体顺应四时变化,就像春 天是温暖的气候,夏天是炎热的气候,冬天是寒冷的气候,秋天是凉风,那人就不容易生病。 如果反过来,如果春天刮的是反冲的风,或者叫做对冲风,就像冬天刮夏天的风,应寒反热 ,夏天刮冬天的风,应热反凉,有这种气候变化的时候,你就要注意养生了,因为这种时令不正 常的气候是疾病最有可能会发生的时候。天气暴热或者暴寒,而你的身体也或寒或热,身体的虚 实加上天时反常,你就容易得病,此时就要注意保养。 《易经》中讲的天人合一的养生,告诉我们人的气是天地所赐,那么人的养生也就应该要根 据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来进行。这种养生哲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顺应自然则养生成功, 违背自然则百病丛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365家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