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高温酷暑不仅让人烦躁难耐,也会影响人体健康。虽说空调能够降低室温,但也只能解决部分不适。既然夏季总要与我们“一年一会”,科学、智慧、愉快地应对它才是最佳选择。那么,夏日养生的重点有哪些呢?
1、防暑消暑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代谢旺盛,最容易缺水,因此及时补水是大热天里的头等大事。补水的首选是白开水,除此之外,用一些特定的食材熬煮而成的汤水也是非常好的消暑饮品。常用的食材有豆类、果类、菌类和谷类。
绿豆汤是最常见的解暑饮品,夏天几乎家家都会煮绿豆汤喝。中医认为,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等功效,还能起到降压、降脂的作用。绿豆刚好煮开花时,清热祛暑的效果最好,将豆煮烂则可减轻凉性。
中医讲“红入心,黑入肾”。红豆(指赤小豆)性味甘平,有除湿解烦、利水消肿的作用,搭配冬瓜煮水还能改善便秘。黑豆入肾经,具有滋肾补肾、补血明目的功能。黑豆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常喝能滋养肌肤和头发。
夏季水果种类多,除了生食,煮水也是防暑解暑的好方法。暑热天气最耗津液,梨水最能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对肺部健康非常有益。西瓜皮莫丢弃,煮水喝不仅解暑,还能治疗中暑,缓解潮热天气里的胸闷、头晕。乌梅可以直接吃,也能制成最适合夏季饮用的乌梅汤,酸酸甜甜,生津止渴,令人神清气爽。山楂煮水既解暑又减肥,是夏季女性朋友青睐的饮品,还可有效缓解痛经。
水果煮水还可多果搭配,或加入一些药食两用的配材。比如,山楂、雪梨、红枣合煮可开胃、解腻、润肺;乌梅搭配麦冬可养阴生津。
在适合煮水的菌类中,人们最熟悉的是银耳。银耳既是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人们将其视为“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清代学者张仁安形容银耳“独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其阴之要品”。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滋阴补液之功,将银耳、莲子、梨一起煮水服用,能及时补充体力,消暑解乏。此外,冰糖银耳汤、银耳枣仁汤、银耳莲子羹等都是特别适合夏天的汤饮,滋阴润肺,益气强心,润肤养颜。
在谷物中,用薏米煮水最为常见。薏米性凉、味甘,最宜夏日食用,不仅解暑、祛湿,还有祛斑美白的作用。夏天,很多人喜欢吃煮玉米,但玉米须常被丢弃,其实玉米须也可煮水。俗话说“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早在明代的《滇南本草图说》中就已有入药记载,玉米须泡茶饮用,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煮薏米水时加入适量玉米须,能帮助消化、强健脾胃。煮玉米须水时,也可以添些枸杞、红枣,将养生之用发挥到极致。
夏日里还特别适合饮用大麦茶、苦荞茶等用粮食炒制的茶饮,这类茶口感独特,入口清新香醇,让人在解腻解渴的同时感受到暑热中的爽利。
中国老百姓信奉“养生不可一日无茶”。夏季最宜饮用绿茶,清汤绿叶,香气怡人,回味悠长,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能帮助人体散热降温、生津止渴。适合夏季的茶饮很多,如将金莲花、菊花、甘草加水煮成茶,具有清火、明目、生津的功效;西洋参枸杞茶则特别适宜那些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又因天气湿热而致神疲体倦、心烦气躁的脑力劳动者饮用。西洋参药性平和,补而不燥,既能补气生津,又能养阴清热;枸杞味甘、性平,不仅滋补肝肾,更有明目之功。
中国人深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影响,炎炎夏日,通过食疗来清热消暑也是不错的选择。
夏天少不了凉拌菜,把马齿苋、鱼腥草、穿心莲、苏叶、薄荷等蔬菜用水焯熟后凉拌,能起到很好的清热解暑效用。
上蒸下煮,喝粥消暑。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暑热时节喝碗粥,既消暑,也令脾胃舒服。绿豆粥、荷叶粥、菊花粥、薏米百合粥,不仅清热消暑,还能益气生津,特别适合老幼及脾胃虚弱者食用。马齿苋粥除了具有上述作用,还能预防夏日常见的肠炎、痢疾、泌尿系感染等疾病。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健脾益胃的效果更好。
“暑天无病三分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些俗语也提示人们,在暑热之际应多吃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吃清淡、滋阴的食物。可总结为,健康补水,干净新鲜,多酸多甘,补气去火,少食辛辣。
2、防湿祛湿
盛夏,闷热潮湿,很多人都会食欲大减,而吹空调、喝冷饮的一时痛快又容易让人疲惫乏力,甚至头昏、口臭、油腻、掌心汗湿。这些症状都属于中医认为的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
何为“湿”?湿为阴邪,是重浊、黏腻的邪气,中医通常把“湿”分为内外两种。“内湿”指人体的气机运行过缓以致壅滞,比如,有些人体形较胖,爱出汗,容易犯困,无精打采,还经常腹泻。“外湿”则是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致使湿邪侵入人体。“湿”有内外之分,祛湿也有内外之治,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只有掌握合理饮食、合理养生,才是真正做到“长夏祛湿”。
一般说来,内治法祛湿主要依靠饮食调节。
生活中有不少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如山药、白扁豆、大枣、薏米、冬瓜皮、玉米须、赤小豆、绿豆等。冬瓜、西瓜、丝瓜等能够通过利尿来祛除体内的湿气。茯苓、薏米、赤小豆等有利湿功效,气得运化则湿气自除,白扁豆可补中气,它和上述几种食物均可入粥服用。
炎热和潮湿会让很多人食欲不振、腹胀溏泄。我国传统医学特别推荐用薏米来解决腹胀溏泄。湿邪的特点就是缠绵难愈,而薏米药力持久,又不伤津液,且药食两用,所以被视为祛湿首选。将薏米炒至黄而不焦,然后煮水饮用,可有效缓解腹胀溏泄。赤小豆煮水有同样的作用。以赤小豆、茯苓、薏米、粳米为原料煮成粥,或用薏米、玉竹、橘皮、粳米为原料煮成粥,或用薏米、百合、荸荠文火炖煮成汤,都有很好的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的功效。
赤小豆鲮鱼汤是一款非常好的食疗方。把赤小豆10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分别洗净,烧热油锅,慢火煎至鲮鱼微黄,然后将全部食材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水烧沸后改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鲮鱼“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红豆本就有此功效,两者合并煮汤,祛湿效果更佳。
多食芳香辛辣的食物有助于化湿和除湿。《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白豆蔻、花椒、咖喱、胡椒等适量应用均能“芳香”祛湿。民谚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一种养生保健的食材,用糖醋汁腌姜片就是一道夏日里开胃养生的凉菜。
除了饮食调节,还可通过外治法祛湿,如艾灸、拔罐等。艾灸,是指借用燃烧中的艾条的热力,给人体经络腧穴以温热性的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黄帝内经》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灸法很早就被先人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还能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艾灸能通经活络,补中益气,是祛除体内湿气的好办法。灸盒、灸条在药店都能买到,操作也相对简单。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间的凹陷中)、三阴交(在内踝的高点上3寸处)、商丘穴(内踝最高点的前下方凹陷中)是中医推荐的三个适合艾灸的穴位。
不少人喜欢拔火罐,拔完后感觉一身轻松。不过,拔火罐是一项专业的中医理疗方法,既要熟知穴位,又要掌握手法,最好由具备中医行医执照的医生进行,以免出现烫伤,引起疼痛等伤害身体或加重病情的情况。
此外,适度运动也有助于祛湿,散步、慢跑、打拳、练剑、跳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出出汗”能加速气血运行,有助于除湿,还促进消化。要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运动,也不宜太过剧烈。
3、苦夏吃苦
“芒种到,防苦夏”,芒种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人们把这之后闷热潮湿的天气称为“苦夏”,防苦夏的原则是饮食宜清淡,少荤多素。
夏天吃苦,胜似进补,夏季在中医的“五味”中对应苦味,主入心经。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热解暑、祛湿除燥的作用,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于健康大有裨益,可谓“苦夏吃苦,夏不苦”。
夏天吃苦首选苦瓜。苦瓜虽苦,但它却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人称“君子菜”。苦瓜性寒,有益气清心、除热解烦、解毒明目之功,可清邪热、解劳乏,对风热头痛、心烦易怒、面红目赤、中暑等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苦瓜外敷还可治疗疱疹、疥痈等病。苦瓜之所以能消暑,是因为含有带苦味的奎宁,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研究还发现,苦瓜中的“苦瓜皂苷”能有效降低“三高”,而苦瓜中的“多肽-P”本身就是一种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除了苦瓜,苦味食物还包括芹菜、莲子、生菜、苦菜、茼蒿、苦菊、莴笋、柠檬、西柚、葡萄柚等。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炎退热、促进血液循环和舒张血管的作用。芹菜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葡萄柚等柑橘类水果中的苦味来自一种名为“柠檬苦素”的物质,其在增强免疫力方面功效显著。
春吃芽,夏吃瓜。夏天出汗多,人体汗液中的钾离子会随汗液大量丢失,人会感觉倦怠乏力。钾的最好食物来源是蔬菜和水果,夏季有许多“瓜类”蔬果上市,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含水量在90%以上。吃500克瓜类蔬果相当于喝450毫升的优质水,它们在中医药古籍中也很常见,如“除胸中热、解烦渴”的黄瓜,“清胃热、除烦止渴、甘淡渗痢、去湿解暑”的冬瓜,“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丝瓜,“化痰、排脓、利肺”的南瓜,还有能清热生津的“天生白虎汤”西瓜。
由于天气炎热,在兼顾健康与食欲的情况下,可以对食物做相应的“首选”。
西红柿是“夏日第一果”,它味道酸甜,含有的苹果酸、柠檬酸能调节肠胃功能,生食爽口,可获取更多维生素C,熟食可增强其中番茄红素的抗氧化剂活性。
“冬瓜入户,不进药铺”,冬瓜堪称“夏日第一瓜”。冬瓜含水量极高,也是瓜菜中脂肪含量很低的蔬菜,还有高钾低钠的特点,有良好的利水作用,可减轻肾脏负担,并因含糖量低,是“三高”患者极好的药食两用蔬菜。在营养学上,凡适合糖尿病人的食物都适用所有健康人。
大蒜不仅可用于调味,还可抑菌。大蒜的抑菌作用主要来自大蒜素,而在高于50℃时,大蒜素的抑菌作用会下降25%左右,所以生吃大蒜是对大蒜素保留最多的一种食用方式。蒜泥拌菜既提味又抑菌,可谓“夏日第一调味品”。
天热时,油腻的肉食往往让人难以下咽,但夏日同样需要高蛋白食物,鸭肉可做“夏日第一肉”。鸭肉清热凉血、滋阴补虚,蛋白质含量也高,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易于消化,滋味鲜美又能增加食欲。
4、冬病夏治
俗话说:“烈日三伏下,冬病夏治忙。”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特色疗法。中医认为,暑伏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一段时间,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升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减轻疾病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从而促进身体康复。
什么是“冬病”呢?冬病就是在冬季易发作、常发作的疾病,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骨关节部位。冬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中医称为“阳气不足”。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按摩、针灸、拔罐、耳穴、熏洗、艾灸、理疗、穴位贴敷以及内服中药等。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病疗效最为显著,这种疗法就是国人熟知的“三伏贴”。北京中医医院曾对该院呼吸科6500余名患者进行过三伏贴治疗,疾病好转率高达62%。
冬病夏治一般被理解为“冬天易出现的疾病夏天治”。当然可以这样理解,但也可以理解为“在夏季养生,不为冬季留病根”,这符合中国文化中“防患于未然”的智慧。阳气不足,机体缺乏内在推动力,所以不可错过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夏季。若阳气不足,还要整日吹空调,冷饮不离口,那无异于陈寒未去又添新寒。所以,从这一角度看,冬病夏治更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的理念。
对此,不需过多赘述,从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经典语录中即可领会其精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大意是说,夏天的三个月是茂盛华美的时节,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开花结果。所以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使阳气开通宣泄,这便是人与夏气相应,从而调养长气的方法。违反这一法则就会损伤心气,使病症潜伏体内,给秋冬留下病根。
“夏日养生之道”不胜枚举,但人们的体质、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不尽相同,若时时刻刻循某类养生之规,反倒有悖顺应自然的“夏气之应”与“养长之道”,也会使养生成为负担,失去保健意义。所以,养生之道不一而足,但养生之道有可依据的法则和标准。那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生命,以友善的行动对待自己的身体和身体所处的环境,主动调整身体的失衡状态,提高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让身心趋向自然和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365家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