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没毒。所以,平时生活中爱吃竹笋的人不必有这样的忧虑,但同时也提醒您千万不能大量的吃。如果每天大量吃竹笋的话,是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的。
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来增加味道,所以肥胖的人,如果经常吃竹笋,每顿进食的油脂就会被它所吸附,降低了胃肠黏膜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从而达到减肥目的,并能减少与高脂有关的疾病的发生。由于竹笋富含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消除积食,防止便秘,故有一定的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功效。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竹笋性味甘寒,具有滋阴凉血,清热化痰,解渴除烦,利尿通便,养肝明目的功效。
2新鲜竹笋的做法
1、竹笋不能生吃,单独烹调时有苦涩味,味道不好,但将竹笋与肉同炒则味道特别鲜美。另外,也可以将竹笋连皮一起放在淘米水中,加入一个去籽的红辣椒,用小火煮开后熄火,让它自然冷却,再取出来用水冲洗,涩味就没了。
2、竹笋的吃法多种多样,素有“荤素百搭”的盛誉,它一经与各种肉类烹饪,就显得更加鲜美,可做汤、烧菜、凉拌、炒菜、做馅等,能做出许多美味佳肴。如竹笋鲫鱼汤,竹笋烧猪肉,竹笋煮白粥,还把竹笋制作成笋干、玉兰片及罐头等。
3、水煮竹笋时,加放少量芝麻酱,不仅易软烂,而且芳香可口。
4、竹笋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
5、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
6、竹笋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档食用,各具特色。如嫩头可用来炒食;中部可切成笋片,炒、烧或作为菜肴的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供煮、煨、以及与肉类一起烹汤,还可放在坛中经发酵制成霉笋,炖食别有风味。
7、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
8、鲜笋存放时不要剥壳,否则会失去清香味。
3哪些人不能吃竹笋
1、哪些人不能吃竹笋
儿童不宜多食。
2、竹笋的适用人群
2.1、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肥胖和习惯性便秘的人。
2.2、热量低:竹笋的热量很低,100克竹笋只有27卡路里。
2.3、丰富纤维:竹笋含有丰富的纤维成分,因此这种食物还有助于我们抑制饥饿感。
2.4、钾:竹笋的钾含量很丰富。钾一种调节血压的矿物质。因此,消费竹笋对保持血压健康有帮助。
3、竹笋的食用禁忌
胃溃疡、胃出血、肾炎、肝硬化、肠炎者、尿路结石者、低钙、骨质疏松、佝偻病人慎食;儿童不宜多食。
4竹笋的制作技巧
1.竹笋适用于炒、烧、拌、炝,也可做配料或馅;
2.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
3.竹笋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干制品或罐头;
4.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
5.鲜笋存放时不要剥壳,否则会失去清香味。
5竹笋为什么是苦的
一、竹笋为什么是苦的?
竹笋分两种,一种叫甜笋,一种叫苦笋。一般会买的,或者大超市里卖的都是甜笋。而有些小贩,经常会用苦笋来冒充甜笋卖。因为干货是分辨不出来的。不懂的人就要上当。其实,苦笋也是可以吃的。一般会被晒干,用来腌制咸菜,而不是直接煮食或炒食。我们常用「雨后春笋」形容事物大量涌现,从这个成语我们知道竹笋成长速度惊人,一般蔬菜枝叶末梢才有生长点,而竹笋每一节都有生长点,成长速度快,同时也容易腐败。当竹笋一旦冒出地面后,会不断变硬、纤维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增加的草酸、黑尿酸。目前根据研究已知,竹笋挖出一天后草酸会增加两到三倍,这些遽增的草酸就是让竹笋变苦、粗的最大元凶啊!
二、这是苦笋呀,营养价值很高
苦笋又名甘笋、凉笋,野生于重山峻岭之中,与苦瓜有相似的保健作用,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细胞生成的作用,该细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笋含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从而缩短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故苦笋有减肥和预防便秘、结肠癌等效用.
古人食苦笋已久,东坡有句云:“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黄鲁直调侃他对苦笋念念不忘:“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春衫诚可脱。”略有苦味的笋,也是别有风味的,和苦瓜、苦菜一样,很是消暑涤燥。
四川南部地区山地起伏,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苦笋的生长。川南人喜食苦笋,习惯用炒、拌、泡的方法成菜,风味以咸鲜清淡为主。
偶最爱最爱苦笋
三、如何处理去苦味?
1、鲜笋去皮,切2瓣。如果是那总冬笋类的大竹笋,再切片。总之,切成可以直接食用的大小片或块状。
2、自来水清洗2遍。
3、煮锅里加水,加花椒、大料、红干辣椒;煮开。
4、竹笋放入烧开的锅中,再煮15分钟。
5、捞出竹笋,过冷水2次。在浸泡1个小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365家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