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个月婴儿期:母乳营养完整最珍贵
对0-12个月大的宝宝来说,最好的营养来源是母乳
母乳中含有多种珍贵且丰富的营养素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以及免疫物质,还能促进骨骼发育、智力发展,调节免疫力,是其他食物无法取代的。
此外,宝宝的肠胃发育未成熟,难以消化和吸收蛋白质,易有过敏的反应,但母乳中的酪蛋白仅有40%,蛋白质不会有过量和过敏问题。
当宝宝长到4个月大即可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如果母乳不够或宝宝体质较弱,可提前至4个月左右。在保证婴儿每天600~800毫升母乳量的基础上,逐渐添加辅食,可从米糊、蛋黄开始,逐步增加蔬菜、水果泥和肉类。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一种到多种,按孩子的月龄和消化能力逐步添加。
1岁后:采取成人饮食需遵循两大原则
孩子12个月大后,则可采成人化饮食,此时需要遵循两大原则
1.营养均衡的饮食摄取
均衡且多元摄取六大类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只是需考量宝宝适口性改变食材质地和大小。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的免疫力不太好,专家表示这与孩子生长发育尚未成熟相关。建议家长可以通过平时喂养时多加注意,留意下孩子是否有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平时饮食清淡丰富、加强锻炼也有助于提升孩子免疫力。
2.避免降低免疫机能的食物
油炸食品、汽水、可乐、色彩鲜艳的精致糖果等,会消耗其他有利于提升免疫系统的营养素,并且减弱免疫细胞的功能,甚至抑制营养素的吸收,因而可能会降低身体的免疫机能。因此,家长不能对孩子过分宠爱就由着孩子过多食用各种垃圾食品。
2宝宝吃牛油果的好处
宝宝可以吃牛油果,牛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
牛油果,樟科鳄梨属的一种.原产中美洲,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但以美国南部、危地马拉、墨西哥及古巴栽培最多.中国的广东、福建、台湾、云南及四川等地均有少量栽培.
宝宝吃牛油果的好处:1.牛油果营养非常丰富的,周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周岁内的宝宝,最好不要吃,容易导致肠胃不适的.
2.6个月以上的婴儿都是吃泥状水果的,也就是需要把刮成泥状牛油果喂给孩子吃,直接食用不利于孩子消化.
食用价值
鳄梨
鳄梨果实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质,钠、钾、镁、钙等含量也高,营养价值与奶油相当,有”森林奶油”的美誉.除作生果食用外也可作菜肴和罐头.
鳄梨还富含钾、叶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6,也含有多种矿质元素(钾、钙、铁、镁、磷、钠、锌、铜、锰、硒等)、食用植物纤维.每100克生鳄梨中,水分占74.3%,含蛋白质2克、脂肪15.3克和碳水化合物7.4克,能提供673.9千焦的热量,是一种高能低糖水果.鳄梨脂肪含量很高,其含有大量的酶,有健胃清肠的作用,并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保护心血管和肝脏系统等重要生理功能.
3 婴儿大脑发育特点
新生儿只能注视眼前30厘米左右的地方,婴儿1个月时,已经能够“追视”,也就是随着物体移动自己的目光了。如果妈妈抱着宝宝说话,他(她)会盯着妈妈的脸看,如果妈妈转动头部,他(她)也会随着上下左右地转移视线。
两个月的婴儿会转动头部,用目光追踪物体,手脚的活动更加灵活,会主动伸手去摸看到的物品,将脸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等,而且趴在床上时可短时间抬头了。
婴儿3个月左右(慢的婴儿要到4~5个月大),渐渐能够支撑自己的头颈,并可以控制颈部动作。头颈能竖起来之后,孩子就可以把头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或是眼睛看到的东西,与此同时,孩子也开始伸手去抓身边的玩具,并顺势放到嘴里,他也会把小拳头塞到嘴里啃,或是把手指伸到嘴里吸吮。
4个月的婴儿逐渐能区分昼夜,白天玩耍的时间增多,夜晚睡眠时间增加,并且每一觉睡得时间更长。大多数4个月大的婴儿头颈已经可以竖起来了,趴着的时候头抬得很高,而且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有人扶着腋下,他(她)就可以坐稳。
5个月大的婴儿中,有些已经会翻身。翻身这个动作使孩子的运动范围一下子扩大了不少,对宝宝来说是个崭新而令人惊喜的体验。宝宝如果不喜欢练翻身,也不用强迫他。这个月起,宝宝会把小手伸向所有感兴趣的东西,抓在手里又是摇又是敲,增加了很多主动性的动作。
4 重新认识早产儿脑损伤
重新认识早产儿脑损伤
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得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早产儿脑损伤带来的远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我国依据医院产科记录统计的早产儿发生率为 7.8%,其中 VLBWI 占 9.1%。过去认为,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围产期缺氧缺血,其经典病理形式是脑室周围 – 脑室内出血 (PVI-IVH) 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随着近年来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的积累以及临床神经影像学、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目前无论是对早产儿脑损伤的病因、发病机制还是神经病理学改变的认识,都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围产期宫内感染/炎症导致白质损伤以及随后对脑发育的干扰导致不良神经结局的重要机制已引起广泛关注。
近期袁天明等发表文章就早产儿脑损伤的神经病理学、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防治进展等进行讨论。
一、早产儿脑损伤的神经病理学分类及特点
1962 年,Banker 和 Larroche 首次通过尸体解剖病理学检查确立了 PVL 的概念,其典型病变是脑室周围白质坏死并形成囊腔,这种损伤主要见于出生胎龄 <32 周、出生体重 <1 500 g 的早产儿,是既往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主要形式,也是造成脑性瘫痪等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而 Paneth 将早产儿脑损伤分为脑白质损伤 (WMD)、脑非实质区出血、脑其他部位(小脑、基底核、脑干等)损伤等;其中早产儿 WMD 的病理改变包括: (1) 囊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2)孔洞脑。(3)缺血和出血性梗死。(4)脑室扩大。
WMD 在组织病理学上可分为 3 种类型: (1) 囊性 PVL: 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区呈灶性坏死,所有细胞成分丢失,形成多发性囊腔,即经典 PVL,软化灶可为单灶,也可为多灶,多分布于侧脑室前后角极的外侧,也可发生于侧脑室外侧及背侧白质。此类损伤最重,发展至脑性瘫痪的比例极高。
5孩子肢体不协调可解决
孩子为什么会动作协调性不好:
1、家长对孩子的运动能力不够重视。
一般情况下,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孩子智力方面的成长发育,比如,能够认识多少汉字,会写多少拼音,会做多少数学题等,认为这才是以后成才的关键,殊不知,运动能力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性格养成。
2、从小练习爬行少会影响动作协调性。
从小对爬行练习的少,还没等爬好家长就着急让孩子练习走路,导致小脑发育的不够好,孩子长大一些以后,孩子是身体动作协调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家长要摆脱误区,不是孩子走的越早就越聪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365家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