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眼睛最容易受到蓝光伤害,因为宝宝年龄越小,眼睛的晶状体越清澈透明,难以过滤蓝光。两岁以下的宝宝,大约70%~80%的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2~10岁的儿童,大约60%~70%的蓝光会照射到视网膜。而且蓝光对眼睛的损伤是逐渐积累形成的,短时间内难以发现。
对角膜的伤害:角膜是位于人的黑眼球表面的一层透明膜,光线通过这里照射进眼睛,在视网膜成像后,我们才能看见周围的世界。如果角膜损伤了,对视力的影响非常大。强烈的日光、灯光、激光都可能伤害宝宝的角膜。
对晶状体的伤害:白内障就是晶状体浑浊造成的,后天性白内障一般发生在老年人中,看似与宝宝没关系,但是父母应该知道,眼睛受到紫外线(太阳光就含有紫外线)照射是导致后天性白内障的原因之一,这种伤害比较缓慢,需要长期的积累。如果宝宝从小不注意防止紫外线照射眼睛,步入老年后就可能比其他人容易发生白内障。
光污染藏在哪里
强灯光:宝宝常常喜欢盯着灯光目不转睛地看,如果家中的照明用灯、装饰灯、射灯太亮,他的眼睛会受不了。现在的建筑物和景观照明往往也非常刺眼,特别是那种从下向上照射的地灯,对宝宝的吸引力比较大,而伤害也更严重。另外,夜间的车灯、霓虹灯也需要小心,不能盯着看。在给宝宝照相时,要尽量少用或不用闪光灯。宝宝看书需要照明时,最好使用护眼灯。
电视、电脑、iPad、手机:这些常用的电子产品不但屏幕本身发出的光对宝宝的眼睛有伤害,而且不停闪烁、快速变化的画面也容易造成眼疲劳,宝宝不应该长时间使用,即使使用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强烈的反光:现在很多高大的建筑物表面都有玻璃幕墙,汽车也越来越多,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表面非常光滑,因此反射的太阳光非常刺眼。妈妈要注意防止这类强反光直接射入宝宝的眼睛。还有些强反光妈妈容易忽略,如光滑地面或家具表面的反光、白色物体的反光、水面反光。所以,家中最好不使用非常光滑的大理石或玻璃地面,家具也尽量不使用玻璃面的;宝宝的卧室、游戏室的墙面尽量不涂成纯白色;冬季晴天时外出,不要在雪地停留太长时间;在海边度假玩耍时,要带上遮阳帽和太阳镜。
浴霸:在洗澡时,妈妈最担心的是宝宝受凉,可能忽略浴霸的强烈光线对宝宝的伤害,尤其是仰面躺在浴盆里的小宝宝,千万不能面对着光源。
烟花:烟花燃放时发出的光非常强,宝宝不能长时间看,更不能长时间近距离看。如果宝宝喜欢看烟花,爸爸妈妈可以让他在室内隔着玻璃看一会儿。
激光笔:父母不要用激光笔逗宝宝玩儿,尤其不要让他自己拿着激光笔玩儿,一旦激光直射宝宝眼睛,可能造成永久性伤害。
电焊光:电焊时产生的强烈光线中,紫外线的强度非常高,如果宝宝盯着电焊光看,可引起电光性眼炎。遇到电焊作业时,妈妈要立刻抱宝宝离开。
日光也要注意防护
日光虽然不能算光污染,但直射入眼睛对宝宝也极为不利,尤其是日光非常强烈的时候。无论冬夏,妈妈带宝宝外出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妨给宝宝戴个遮阳帽。宝宝晒太阳时也要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在面部。
对大一些的宝宝,父母要告诉他千万不能拿着放大镜对着太阳看,因为放大镜有聚光作用,在阳光下用放大镜可以将纸片点燃,其热量可想而知。看太阳本来就伤眼睛,如果隔着放大镜看太阳,能立即烧伤宝宝的眼睛,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2新生儿半天不拉屎怎么办
1、胎便次数:新生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不定。刚开始宝宝会将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排出,但是必须要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所以排便的次数会增多。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如果宝宝出生后二十四小时没有胎便排出,爸妈应该引起注意,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导致粪便梗阻,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2、母乳喂养便便次数: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爸妈没有必要担忧。
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另外,如果宝宝大便呈深绿色粘液状,这就表示母乳不足,宝宝处于半饥饿状态,需要增加母乳量,如果妈妈母乳确实不足可以给宝宝添加鲜牛奶、奶粉等。
3、人工喂养便便次数:人工喂养的新生宝宝大便会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3给宝宝冲奶粉千万别犯6个错误
错误1:冲奶过稀或过浓
稀释奶粉时加水过多会使婴儿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引起消瘦;而加水过少会使婴儿摄入过多热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加重消化和排泄的负担,甚至引起高钠血症,消化紊乱,肥胖等。
错误2:用力摇晃奶瓶来冲调奶粉
奶粉在上下左右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下带着大量气泡的奶液时,会同时吞下泡泡中的空气,导致喝完奶后很容易吐奶和腹胀。正确的冲调奶粉的方法是: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来回滚搓。这样冲调的奶液既能让奶粉充分溶解,又不会起泡!
错误3:先加奶粉就加水
先加奶粉后加水,会使奶液过浓,影响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引起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严重的可引起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最好现配现吃。
错误4:使用矿泉水或纯净水冲奶粉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牛奶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而人从水中对钙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也不宜用纯净水冲牛奶。一般建议使用烧开的自来水来冲调奶粉。
错误5:用开水冲奶粉
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因此,冲调奶粉应用温水,避免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通常泡奶最适宜的温度是40~50度。
错误6: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宝宝再喝这样奶水,多获得的营养也要大打折扣。
4宝宝过早坐立影响脊柱发育
过早坐立影响脊柱的发育
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不能让宝宝过早地坐立,而应该尊重其发育规律、不做过多的额外训练,让其自由发展。
过早的坐姿对脊柱要求过高,宝宝还不能沿垂线承担身体重量,由于被动坐立,脊柱变得脆弱并影响发育,他们越过爬行阶段,对其本能的运动发育有不利的影响。这有可能产生病态姿势模式,脊柱甚至能弯曲变形。
太早站立影响宝宝腿部发育
不要给宝宝早站,使宝宝被动站立,则会对婴儿的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健康的宝宝在7个月大才能伸直自己的膝,过早的诱发强化腿的伸直姿势会导致用脚趾站立或脚姿势不正。
慎用背带,背带会使宝宝保持垂直的姿势,这对于宝宝脊柱来说是一种过高的要求,垂直姿势会使脊柱受镦压和扭曲,9个月大的宝宝才能垂直竖立。
5牙齿萌出过迟是怎么回事
牙齿萌出过迟
牙齿萌出过迟是指牙齿萌出期显著晚于正常萌出期。如果宝宝在1周岁后仍迟迟未萌第一颗乳牙,就属于牙齿萌出过迟,需要查找原因。
宝宝乳牙萌出过迟,首先要看是否患有“无牙畸形”,即“全部缺牙”。这种病症在医学界非常少见。
宝宝个别乳牙萌出过迟可能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缺乏等有关。佝偻病患者的乳牙可能推迟到出生后14、15个月才开始萌出,并往往伴有牙釉质发育异常。乳牙迟萌还是良性脆骨症的唯一口腔表现,这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果宝宝因外伤引起牙龈增生,肥厚的牙龈使乳牙难以穿透,也会造成乳牙萌出过晚。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造成的宝宝牙齿萌出过迟,可以在局部麻醉情况下切开牙龈,帮助乳牙萌出。
牙齿萌出时的正常表现和异常表现
一般宝宝乳牙萌出的时候都会出现唾液量增加,爱流口水,比较喜欢咬硬的东西,哺乳时可能还会咬妈妈的乳头,睡眠不安,这些都是宝宝牙齿萌出时的正常表现。
有些宝宝在牙齿萌出时会出现发烧、拉肚子,有时莫名其妙地气喘,有些宝宝甚至还会痉挛或者昏迷,则是牙齿萌出时的异常表现。如果出现此类症状,则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在宝宝牙齿萌出时,父母可使用安全的磨牙胶环、帮助长牙的玩具、磨牙食品等,以减轻宝宝的不适。另外,还可以在宝宝出牙时给他做脸部按摩,以放松脸部肌肉,也可起达到较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365家政网